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蝙蝠の东西方冷知识!古老的吸血鬼!为什么人类会吃病毒之源的蝙蝠?!

对大自然保持敬畏 火星学会 2020-02-25

今年这个春节,好多小伙伴的新衣服白买了,发型和美甲都白做了,连相亲都去不了,天天在家听父母上课,瞬间从我要站在时尚的最前沿变成花棉袄穿起来的状态,没想到竟然会从大年三十一件睡衣到现在。不过这都没关系,新衣服、新鞋咱们留着明年接着穿,我们要对国家有信心,咱们一定能打赢疫情歼灭战!

蝙蝠是全人类的英雄,以一己之力封印病毒千年,昼伏夜出,努力扮演一个孤独的潘多拉盒子。

东西方蝙蝠文化的差异 


因为谐音,在中国蝙蝠入家门被认为是“福到”。但在西方传说中,蝙蝠却是 邪魅恶狠 的代名词。蝙蝠昼伏夜出的习性正是造成这种认知差异的主要原因。而近些年陆续传出蝙蝠身上百种致命病毒,更是将它的形象打入谷底。


豆青釉五福捧寿

白昼翱翔的白鸟羽翼,正好与午夜潜行的蝙蝠黑翅形成强烈对比。

神学塑造的天使与恶魔形象,为后来者发散性“造物”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吸血鬼那露出的利齿与吸人血的设定正是来自蝙蝠,一席黑袍也像极了蝙蝠倒挂时的形象。

其实吸血鬼的形象,是在美洲大陆上的吸血蝙蝠被发现后才诞生的。

不过这绝对是毫不留情的妖魔化,在蝙蝠繁多的种类中 吸血蝙蝠* 只有区区三种 。

何况吸血蝙蝠也不吸血,它一般只是用利牙刺破猎物皮肤,然后舔血进食。

它们吸完血后还会反哺其他无法行动的伙伴,对猎物更是“长情”,很少会更换吸血的对象。

*注:现存的吸血蝙蝠共有三种:吸血蝠、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

蝙蝠身上具有上百种致命病毒

唯一冲上天空的哺乳动物,“发烧”成常态,能和多种病毒共存!

蝙蝠是哺乳动物中,唯一一个能够撕开鸟类的天空霸权,成为继昆虫、恐龙及鸟类第四类飞行物种,或者说是仅存的三种飞行生物中的一个。

超过两千万只的巨型蝙蝠洞


蝙蝠可还是行走中的“毒蛊”,体内自带无数种病毒还能当作屁事没有得好好生活,包括但不限于非典(SARS)、2019—nCoV、埃博拉病毒等都和蝙蝠脱不了关系,简直是行走的“活病毒”。


蝙蝠可是天然无添加的活体病毒库,与我们所建造病毒库相比也不逞多让。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SARS病毒、狂犬病毒、埃博拉病毒这些“杀人”无数的病毒,几乎都能在蝙蝠体内找到。

现在已经从蝙蝠体内发现约140种病毒,其中61种都是人兽共患病毒,其中甚至还有一部分隐而未发。

蝙蝠喜爱群居,居住空间拥挤加速了病毒在蝙蝠之间的传播。

偏偏蝙蝠还有着长距离飞翔的能力,病毒就搭上便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蝙蝠取食的地方多是选在人类居住的地方,蚊虫丰富、瓜草茂盛,无形中就增加了蝙蝠体内的病毒跨种传播的机会。

尽管蝙蝠是一个 “会飞的生化武器” ,却极少误伤了自己。

上百种病毒却没有一种对蝙蝠有效?这个情况引起动物学家的关注。

细细探究后, 甚至发现 它们体内 还有 现存哺乳动物病毒的“祖先”支系。

它们预期寿命却很长,而且很少发生癌症,这就更让人惊讶了。

真正的萌且有毒

研究发现,与病毒共同进化或许是一种抗击手段

蝙蝠作为最古老的哺乳动物之一,基本保持着这副模样度过了500万年的漫漫进化史。

而亨尼帕病毒、狂犬病毒等就与蝙蝠一起共同进化,彼此之间早已很好地相互适应。

但这也保留许多极具杀伤力的病毒,对其他宿主而言是个坏消息。

根据蝙蝠基因组学研究在《科学》上所发表的,蝙蝠有着异于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表达。

它们体内有着一类自然杀伤性细胞,形成了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的第一道防线。

并且,蝙蝠体内的干扰素水平也相对高,能促使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防止进一步感染。

对于已经受到感染的细胞,蝙蝠体内的MHC-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起到重要作用,它能识别细胞是否感染, 并瞬间击穿消灭感染细胞。

独特的抗病毒能力构成极强的固有免疫抵抗系统,对有危害的病毒迅速做出反应,将病毒维持在一个安全的水平,达到持续排毒效果。

与我们感染时才会触发免疫系统不同, 蝙蝠的免疫系统始终处于警惕状态。

密集的居住情况也加速抗病毒能力的筛选,真正翱翔于黑夜的蝙蝠,其实早已熬过了致命病毒的侵袭。

无力抵抗病毒的蝙蝠都被淘汰了,“活体病毒库”一词也蕴含了残忍。

将倒挂的蝙蝠倒过来看,就像在尬舞

也有研究发现,蝙蝠选择飞行后获得了特殊能力—— DNA损伤修复能力 。

正如鸟类因为飞行导致更高的代谢率,蝙蝠相比同体积的其他哺乳动物,也拥有三倍有多的代谢强度。

代谢率同时会导致氧化应激水平相应提高,这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对抗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蝙蝠进化出了高水平的DNA损伤修复能力。

它们因此获得更长的寿命,也降低得癌症的可能。

不断代谢就能使蝙蝠体温持续维持在40°,这也对病毒的复制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在癌症治疗的方法之中,也有高温疗法一说,既是保持高温消灭癌细胞。

长时间保持高温本会误伤其他细胞,不过蝙蝠的细胞却能抵抗热压力,较高的体温配合免疫系统反而更能有效抑制病毒。

对于恒温动物来说,大多数生物体型越大、心跳越慢,它的寿命就越长。就举个栗子,大象心跳只有每分钟26次,可平均寿命却高达60岁。而体型小的老鼠,每分钟心跳高达500次,平均寿命只有三年不到。


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发现,体型小的生物散热快,而与此同时也需要保持高水平的新陈代谢以保证恒定的体温。而蝙蝠体积也不算大,甚至还需要进行飞行这种高消耗的运动,所以新陈代谢同样需要十分高强度,在飞行的时候蝙蝠的心跳速度能高达1000次每分钟。


按照上述的生物学常理,和老鼠差不多的体型大小,心跳甚至比老鼠还要快,那么蝙蝠的平均寿命铁定不会超过三年吧?不你又错了,蝙蝠的平均寿命高达30年!

所以为什么说蝙蝠会说个异类呢?和多种病毒共存没点事,寿命更是超长。

而要解释为什么,就要把时间线拉回到五百年前蝙蝠的一次基因突变中了。科学家通过观察蝙蝠的基因,发现大约就在500年前,蝙蝠获得了能够修复基因的能力,所以也因此蝙蝠的细胞拥有远超普通生物的细胞分裂极限次数,这也造就了蝙蝠的超长寿命。

能自主修复基因的能力到底有多厉害?看蝙蝠的体内有多折腾就知道了。蝙蝠体内的常温就已高达40°,简单解释就是蝙蝠体内开了个“高烧挂”。



说到这里,还得先解释一下人体发烧的原理。不得不说的是,人体发烧还真是为了你好,在人体免疫系统感应到病毒入侵时,会利用高温消灭细菌,在全开的“免疫系统”下你也就进入了所谓的“发烧”状态,这也就有了那个著名的段子——你和病毒必须要死一个。

而反过来看看蝙蝠,发烧对于蝙蝠来说就是日常秀操作而已。而在高达40°的体温下,所有病毒都拿蝙蝠没办法,这也是为啥蝙蝠体内一大堆病毒却没半点事的原因啦。


可蝙蝠虽然能和体内病毒共存,却并不代表它体内就没有病毒啊。所以有了许多蝙蝠咬伤动物,然后经过中转,再把病毒传播到人体中的事情,就如02年的非典事件,就是蝙蝠——果子狸——人类这样传播开来的。


蝙蝠自己倒没什么事,可它体内自带一个天然病毒库,就跟经过抗生素洗礼的病毒会进化一样, 蝙蝠体内大多数也是“超级病毒”,而且蝙蝠还会自己到处飞,野味的动物被传染也就成了常事。


这也是为什么不建议你吃那些不知名来源的“野味”的原因。没经过安全检疫的动物,你怎么知道它体内到底有什么,会不会传染给人类呢?

而你指望彻底想要蝙蝠来还人间清静?一个山洞里面可能就有几百万只,大点的千万只属于正常,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吃不知名来源的“野味”。


                                            进入人类の菜谱

已发现的蝙蝠种类占去了哺乳动物总数将近1/5。

不过爱吃水果的主要是大翼手亚目,属于小翼手亚目的蝙蝠更喜欢捕食昆虫,尤其喜爱农业害虫。

还有一些蝙蝠钟爱游泳捕鱼,一些喜欢花丛采蜜,都是一副纯良无害的模样。

*注:翼手目分为大翼手亚目和小翼手亚目,按特征归位食果蝠和食虫蝠也基本可以。大翼手亚目暂且只有狐蝠一个分类,以水果为食,体型偏大。

国家地理曝光了一组狐蝠吃香蕉的动图也彻底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夜明砂

BBC的纪录片《地球脉动》里曾拍到蝙蝠洞中一座1米多高的蝙蝠屎山。

这可是宝藏,要知道蝙蝠屎其实也有着另一个别致的名字——夜明砂,是清肝明目的中药。

除了粪便入药,蝙蝠本身也是一款风味独特的“人间美味”。

我国古代“吃货”苏东坡,曾写下“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

如今,在帕劳也有一种“水果蝙蝠”,当地人认为它们集植物之精华,是补身上佳良品。

                                                      狐蝠

光看外貌很多人应该就明白它为什么要被人叫做狐蝠了,因为这种蝙蝠的脸型长的像狐狸,除此之外狐蝠还是世界上个头最大的蝙蝠品种,和一般小蝙蝠不同,狐蝠两翼展开最长可达一米以上,真的是有一种遮天蔽日的感觉,光这体型就足以让人害怕了,再配上它那一副吓人的嘴脸,大晚上出来,还真是特别吓人。


不过狐蝠长的虽然丑了一点,但它的心地是很善良的,狐蝠也叫果蝠,因为它们主要的食物就是各种植物的果实,个头小的狐蝠也会吃花蜜,对它们来说,吸血什么的都是不存在的,是真正的素食主义者,而且狐蝠也没有超声波定位的能力,在我们上学时的课本里面就学过,蝙蝠一般都是靠超声波来定位寻找食物,但这项能力可不是所有蝙蝠都具备的,果蝠并不是靠超声波来寻找食物,它们靠的是自己发达的嗅觉,也算是蝙蝠界的一种奇葩了。

狐蝠并不吸血,按理说对人类是没有威胁的,双方应该和谐共处,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由于狐蝠相貌丑陋,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不受欢迎,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狐蝠甚至被当成是灾难的象征,当地人们大量捕杀它们,甚至还会举办杀狐蝠比赛,杀的越多奖励也越好,因此狐蝠目前的生存环境非常危险。再加上有科学家研究表明,狐蝠是一种传染病的携带者,更是被人类当成是最危险的敌人,于是就有了合理杀害它们的理由。有英国媒体曾经报道称,如果人类继续以现在的速度猎杀狐蝠,那么整个世界的狐蝠将在几十年内全部灭绝,到时候人们将再也看不到狐蝠这个物种的存在。

若是当地人民好吃几口蝙蝠,那么疾病将会是蝙蝠最好的反击手段。

帕劳水果蝙蝠汤,口味清淡

最耳熟能详的事例便是几内亚的埃博拉出血热爆发。

2013年12月,首位发现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只是一位2岁的小男孩。

随后他的母亲也受到传染,一个家庭在出血的恐慌中崩溃,前来参加葬礼的人们成了下一批感染者,随后越传越广,范围越来越大。

而经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起初感染就是因为男孩食用了沾染蝙蝠粪便的水果。

但这只是原因之一,蝙蝠密集居住,也方便了当地人取食,地方美食胡椒蝙蝠汤也助长了病情扩散。

在非洲吃!

说起非洲,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贫穷和疾病,不仅如此,这里炎热干旱,缺少粮食,食物在这里显得尤为珍贵。非洲人民就匠心独运地把蝙蝠做成了一道美食:蝙蝠汤。他们将选好的蝙蝠直接放入沸水中烹煮几个小时,期间会加上椰奶、姜等香料,听说喝起来会像鸡汤一样美味,但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敢食用这些附有毛皮的、眼睛盯着你的蝙蝠汤。在中医看来用蝙蝠入药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但是真正看到狰狞的蝙蝠脸时,正常人表示难以下咽。


鳄鱼肉是非洲街边随处可见的街边小吃,就连鳄鱼的脑袋也经常摆在摊前贩售,不过想想鳄鱼那凶狠的样子,你还下得去嘴吗?

还有就是炭烤疣猴,在非洲猴肉是一种平民的美食,所以非洲人民经常捕抓非洲猴子,烹饪的方法通常是炭烧,来到非洲旅游的旅客通常被这个场面吓坏,看到猴子狰狞的面相,真的替猴子可怜。

炸老鼠也是一道十分平民的美食,非洲的老鼠据说比中国的老鼠大的多得多,而且肉质鲜嫩,十分美味。但是老鼠长期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身上携带了大量的病菌,会传播各种疾病,这种东西还是不吃为妙。

法国蜗牛我们知道很出名,但是非洲的大蜗牛你见过没有?这种蜗牛体积非常大,肉质当然没有法国蜗牛鲜嫩了。在许多国家看来十分头疼的一种入侵物种,在非洲人眼中是一种难得一见的美味,自然难逃被做成美食的命运啦!

但蝙蝠虽解决饥饿,吃却是要冒着极大的风险。

当野味“变味”!

对蝙蝠的研究始终在进行。但真正决定蝙蝠的正邪,到底还是取决于我们将 它当食物,还是把它当成研究的宝库 。

实在是想不通为啥蝙蝠身上的病毒能到人类身上?难不成有人连蝙蝠都吃?实在不明白蝙蝠尽最大努力长得不像个食材,可为啥还是逃不过人类的嘴呢?

蝙蝠是全人类的英雄,以一己之力封印病毒千年,昼伏夜出,努力扮演一个孤独的潘多拉盒子。万万没想到…还是被人炖了,光荣牺牲,吃蝙蝠的人就不能老实巴交的吃点正常的蔬菜和肉类嘛,非要吃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真是祸从口出啊,猪肉不好吗?牛羊肉不香吗?真的是自作虐不可活啊!希望大家都吸取教训,另外也希望国家能尽快立法,严惩不贷那些投机倒把,猎杀,运输,交易之人!


记者询问是否正常出售,大部分商家回复年后可以发货。


而他们判断没有携带病毒的依据,居然是:“它们没疯也没咬人”。


更魔幻的是,朋友圈里,依然有无数人在晒野味,吃出了迷之高贵感。



为了口舌之欲、商业利益,多少人连命都可以不要了!


 2 

1月2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表示:
 
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
 
钟南山院士更是提到:目前,最担心的是出现“超级传播者”,导致疫情进一步扩散!
 
而可恶的第一个“传播者”,很可能就是一个卖野味,或是吃野味的人!
 
在最早爆发疫情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里,有一家名为“大众畜牧野味”的店,曾销售超过40种野味。


菜单上显示,这家店铺销售的野生动物包括:

活竹鼠、活孔雀、狐狸肉、活果子狸、骆驼肉、活狼崽......
 
经过流行病学分析,原本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的病毒,通过人的食用,最终传到了人的体内。
 
当年SARS病毒爆发的时候,医护人员就发现,最先发病的那一批患者,很多人都与野味有关联。
 
果子狸身上有SARS,貉身上有SARS,雪貂身上有SARS,麝香猫身上有SARS......
 
最终,SARS的贮存宿主,被确认为蝙蝠,蝙蝠身上携带多种致命病毒。


在这个人人吃饱喝足、物质如此丰富的年代,仍有人为了猎奇、为了新鲜,去吃这种满是风险的野味!

网友叶超然发了一组人类吃蝙蝠的照片,并配文:“像死神不?!”


照片中的蝙蝠,成了爱吃野味之人的盘中餐。


蝙蝠狰狞的样子,实在是令人观感不适,难以想象为何有人竟然能下得去嘴。


美剧《血疫》中就这样说过:“大自然派出病毒这个恶魔,就是让人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深以为然。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衷于尝试野味?
 
有人是为了发微博、发朋友圈炫耀:
 
“感谢领导热情招待,已经深深的爱上这野味了!”


“第一次吃穿山甲血炒饭,很特别...”


彷佛在显摆着,自己能吃到别人吃不到的东西,就高人一等,是尊贵的象征,优越感十足。

越是缺乏什么就越会刻意显摆什么。

有人则是迷信于吃野味能滋补,仿佛带了野字,就是十全大补的好料。
 
“吃鹿补血强身,吃穿山甲能通乳,猫头鹰泡酒能明目,吃鼠肉能防秃顶......”
 
有网友就曾发过这样一条微博,称自己喝了八种动物熬了5小时的汤:穿山甲、蛇、天鹅肉......


并说:“硬着头皮喝了2碗下去,心里为它们祈祷,但确实很滋补,因为刚刚我就流鼻血了。”

有人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把野生动物的痛苦当作自己的下酒料。
 
比如吃猴脑,活猴子用锁链拴住,按在方桌上,方桌上有圆洞,让猴头从洞口出来。
 
头顶的毛发剃掉,再硬生生地把头皮刨开,再浇上滚烫的开水和食料,食客趁热品尝,这个过程猴子是活着的。
 
不寒而栗,人心是有多残忍才做得出来。
 
而野生动物真的有比较好吃吗?并不是。大多数野味其实都难以下咽。
 
知乎有网友谈到自己吃野猪肉的经历。他的一个亲戚在山上打到了一头野猪,放在车后备箱里带下山。
 
然后找到了一家饭店,让对方帮忙加工成野猪肉火锅。
 
万万没想到,野猪煮成火锅之后,臭气熏天。光是闻着那股味道,饭店里的人就倒了胃口。
 
除了臭之外,野猪肉的口感更是又硬又柴,远远不如养殖猪肉。
 
清醒一点吧!
 
《武林外传》里早就揭示了吃野味是件多么愚蠢的行为:


经科学研究证明,野生动物的营养元素与家畜家禽并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野生动物大都没有经过卫生检疫,食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很可能被感染上疾病。
 
真的,不要再吃野味了!


对大自然和生命物种保持敬畏


冰封15000年,美专家在青藏高原发现32种史前病毒,未知有28种!

2020年1月7日,一份来自国外bioRxiv网站研究报告称,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内布拉斯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在我国青藏高原西北部冰川中发现了多种已被冰封了15000年的史前病毒,其中28种病毒是现代科学未知。

虽然这项研究还没有通过科学界同行的最终评审,但这项研究还是引起了无数人的莫名担忧,因为全球正在变暖,冰川在融化,而青藏高原冰川终将也会融化,当冰川被暖气流消耗殆尽后,这些古老病毒就可以重见天日了。


气候变化或许会带来最坏后果,冰川融化让这些病毒随着水流来到人类生活区,污染水资源。如果这种情况未来有可能发生,那么从现在起就要对这些古老病毒进行研究,做到防患未然。


在1992年和2015年,美国科学家团队分别在我国青藏高原古利亚冰盖取得了两个冰芯样品。

由于当时采样时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防止空气污染,所以冰芯外部肯定已经被污染了,但是冰芯内部结构仍是完好的、干净的,为了对冰芯内部微生物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在一个温度在零下5摄氏度房间内进行。

先使用消毒的带锯切掉0.5厘米厚的外层结冰,然后用乙醇再次对冰芯进行清洗,接着用无菌水冲洗掉0.5厘米厚的冰层,完成这些工作后,研究人员才真正抵达了冰芯未污染层。

最终研究人员在两个冰芯中找到了33种古老病毒,而其中的28种是现代科学未知的,它们已经被冰封在冰层内有15000年之久。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环境病毒学研究员表示,这块冰川存在时间这么长,里面存在远古病毒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项新研究同时也证明了地球病毒的多样性

事实上,在冰川中发现史前病毒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因为之前有科学家团队在南极冰川中曾多次发现史前病毒所就说病毒在地球上是无处不在的,虽青藏高原冰川发现33种病毒虽然是惊人,但也没有必须太过于担心。


病毒帮助造就了今天的地球环境。病毒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维持着生态的平衡。

虽然病毒在这个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很久,但其实直到一百多年前,我们才意识到病毒的存在。我们之所以对病毒了解得这么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病毒太小了,很难观察到。实验室里常见的光学显微镜能看到病菌,但是看不到病毒。只有放大倍数更大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病毒的样子。

所以我们以前并不知道地球上的病毒有那么多,也不知道病毒分布得有那么广泛。

从外太空到海底,从封闭了百万年的水晶洞到最干旱的沙漠,到处都能找到病毒。

病毒最多的地方,应该是海洋中了。在一升海水里,大概有一千亿个病毒;而全球的海洋中,可能有10^31个病毒颗粒。如果把这些病毒一个个排成队,能延伸到四千两百光年之外。巨大的数量,并不是海洋病毒唯一让人惊叹的地方。海洋病毒的种类同样也非常惊人。在一公斤的海洋沉积物中,可能有一百万种截然不同的病毒;而地球上人类已知的动物,也才大概有一百五十万种。

虽然海洋病毒这么多,听起来很危险,但你完全不用担心在海里游泳的安全,因为能感染人或其他多细胞海洋生物的并不多。绝大多数海洋病毒的寄主,都是病菌和其他单细胞生物,例如微小的藻类。而以藻类为代表的海洋微生物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地质工程师,它们和病毒之间的斗争,甚至会影响整个地球的大气层。

海洋中的藻类和能产生光合作用的细菌,提供了地球上大约一半的氧气,其他代谢产物还参与了云的形成。除此之外,这些微小的单细胞生物还会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继而影响地球的温度和海底矿物的形成。

是海洋病毒和单细胞生物之间的平衡,导致了今天地球的气候环境,影响了大气成分。而在病毒的基因交换过程中,也促进了海洋中生物的演化。事实上,海洋中的藻类之所以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和吸收了病毒的DNA有很大关系。海洋聚球藻是一种在海洋中含量非常丰富的细菌,地球上大概有1/4的光合作用,都是这种细菌来完成的。科学家分析了这种藻类的DNA,发现其中一种重要蛋白质的编码基因,正是来自病毒。粗略估计一下,病毒的基因带来的氧气,大约占地球氧气含量的1/10。

像海洋聚球藻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海洋里,病毒和其他生物混合基因的情况非常常见。早在数十亿年前,以病毒作为载体,生物的基因就在物种间转来转去。虽然病毒并不会留下化石,但是通过对基因组的分析,可以发现所有生物中都有病毒传递基因的痕迹。没有病毒,就不会有今天的地球,也就不会有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各种生物。

病毒的诞生

其实,按照生物学上的分类,病毒不算是生命,但也不是非生命。这让我们意识到,在生命和非生命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而是一条连续的谱系。

进一步地看,病毒是如何诞生的,也是个有趣的话题。当地球上诞生第一个细胞的时候,病毒很有可能就已经存在了。毕竟病毒的结构更简单,从非生命中诞生病毒,可能比诞生生命细胞更容易。有研究者提出理论,认为最早的病毒只有一小段遗传物质,并且早早地就以寄生的方式生活在细胞中来复制自己。

这种理论叫作“共进化理论”,就是共同进化的意思但是关于病毒诞生的理论不止这一种。有研究者认为,病毒是原先寄生于细胞中的独立小细胞,因为寄生的原因,逐渐抛弃掉了自身生存所需的其他部分,只留了最重要的遗传物质和坚固的外壳。这就像是一些寄生虫抛弃了自己的消化系统,靠宿主的消化系统来生存一样。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细胞中的DNA片段有时候会离开细胞飘荡在外,并且形成了病毒。这三种理论都能解释我们看到的部分事实,但是到底哪一种才是对的,我们至今依然不知道。也许只有等到更多的病毒DNA分析结果,才能列出病毒的进化顺序,继而才能知道病毒是如何诞生的。

在几十亿年的地球生命发展史上,病毒留下了海量的痕迹。作为基因传递的重要工具,病毒把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传来传去,是生命演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推手。一方面,它会带来疾病和死亡,另一方面,它会带来新的生命。


而“病毒”这个词,正好也能表达这两方面截然不同的含义。英文中的“病毒”来自拉丁语,既表示蛇的毒液,也表示人的精液。毁灭生命或者创造生命,都在这一个词中表达了出来。


参考资料:

暗藏百种杀人病毒的蝙蝠,从未痴迷人血、也非雷达原型

《病毒星球》

张劲硕, 吴海峰. 蝙蝠与超声波、回声定位(1)[J]. 生物学通报, 2015, 50(03):1-5.

何彪. 蝙蝠病毒组学及其新病毒的发现与鉴定[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

Vigorous Cooler, 为什么蝙蝠(Bat)是理想的病毒存储宿主, 知乎专栏.

陈明峰, 蝙蝠瞎不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